梦到清理水中草木?梦到清理水中草木什么意思

梦到清理水中草木?梦到清理水中草木什么意思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梦到清理水中草木,以及梦到清理水中草木什么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周公解梦梦到蛇在草木灰里
  2. 中考语文阅读套路
  3. 初中语文阅读解题技巧

梦见蛇在草木灰里,这可能暗示着你将在不久的将来受到某种挫折或灾难。
蛇也可能暗示着危险、险恶或动荡的局势,可能会给你造成损失。
另外,草木灰里的蛇也可能暗示着你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受到很多不可预测的挑战,这些挑战可能会让你处于非常痛苦的状态。
所以,你应该要保持警惕,谨防可能发生的危险,尽量减少它们对你的影响。
此外,你还需要不断努力,克服挑战,实现自己的目标。

现代文题干阅读法

现代文阅读,一直是困扰学生的一道难题,也是制约学生拿不了高分的一个瓶颈,同是也是许多教师深感棘手的大问题。
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个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问题。
我并不否定这种说法,但我们通过对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几百道现代文阅读题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现代文阅读只考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层次的阅读、语意的阅读、结构的阅读、手法的阅读。

于是,我提出了“现代文题干阅读法”的概念。

何为“题干阅读法”?所谓“题干阅读法”就是对文章的试题(题干)进行研究,从而找到或确定答题思路的方法,叫“题干阅读法”。
也就是说,在阅读文章前,先阅读研究试题,从而确定答题的思路,再依据试题设问的对象,去寻找答题的区域,然后有针对性的去阅读,去答题。

现以06年全国高考卷《绵绵土》为例,介绍《现代文题干阅读法》之“层次阅读法”。

一.层次阅读法

(一)层次阅读的方法与步骤

层次阅读分叙写对象的层次或议论抒情的层次。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

(二)层次阅读的语言标志

“哪些”,“怎样”、“原因”、“为什么”、“分条说明”、“具体说明”等

(三)例题精析

例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绵绵土牛汉

1那是个不见落日和霞光的灰色的黄昏。
天地灰得纯净,再没有别的颜色。

2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了多年的一个梦境。
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
人们准不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
我的第一首诗就是献给从没有看见过的沙漠。

3年轻时,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不要以为沙漠是苍茫而干涩的,年轻的梦都是甜的。
由于我家族的历史与故乡走西口的人们有说不完的故事,我的心灵从小就像有着血缘关系似的向往沙漠,我觉得沙漠是世界上最悲壮最不可驯服的野地方。
它空旷得没有边沿,而我向往这种陌生的境界。

4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无边无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
没有模仿谁,我情不自禁地五体投地,伏在热的沙漠上。
我汗湿的前额和手心,沾了一层细细的闪光的沙。

5半个世纪以前,地处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乡,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的炕上。
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
“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辞典里查不到,即使查到也不是我说的意思。
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辈辈的先人从没有解释过,甚至想都没有想过。
它是圣洁的领域,谁也不敢亵渎。
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神话。
我的祖先们或许在想:人,不生在土里沙里,还能生在哪里?就像谷子是从土地里长出来一样的不可怀疑。

6因此,我从母体降落到人间的那一瞬间,首先接触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热炕上焙得暖呼呼的。
我的润湿的小小的身躯因沾满金黄的沙土而闪着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
接生我的仙园姑姑那双大而灵巧的手用绵绵土把我抚摸得干干净净,还凑到鼻子边闻了又闻,“只有土能洗掉血气,”她常常说这句话。

7我们那里的老人们都说,人间是冷的,出世的婴儿当然要哭闹,但一经触到了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的绵绵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体里安生地睡去一般。
我相信,老人们这些诗一样美好的话,并没有什么神秘。

8我长到五六岁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厮混。
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边,小声说:“限你两天扫一罐绵绵土回来!
”“做什么用?”我真的不明白。

9“这事不该你问。
”祖母的眼神和声音异常庄严,就像除夕夜里迎神时那种虔诚的神情,“可不能扫粗的脏的,”她叮咛我一定要扫聚在窗棂上的绵绵土,“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别处的不要。

10我当然晓得,连麻雀都知道用窗棂上的绵绵土朴楞楞地清理它们的羽毛。

11两三天之后我母亲生下了我的四弟。
我看到他赤裸的身躯,红润润的,是绵绵土擦洗成那么红的。
他的奶名就叫“红汉”。

12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
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
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

13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

14我相信故乡现在还有绵绵土,但孩子们多半不会再降生在绵绵土上了。
我祝福他们。
我写的是半个世纪前的事,它是一个远古的梦。
但是我这个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
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

1988年10月

1、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标记性语言“哪些”——确定本题为“层次”的阅读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绵绵土”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与“绵绵土”有关的段落——5-11段

答案解析:5-12段共四层:(1)第5段,“极细柔的沙土”。
(2)第6段,“金黄的”“闪着晶亮的光芒”。
(3)第7段,“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
(4)第8-12段“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

答案:细柔,温暖,金黄色(闪亮),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净土或圣洁)。

2.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标记性语言“为什么”——确定本题为层次的阅读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作者对“大沙漠”的“重逢的狂喜”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全文中与描写“作者与大沙漠的情感”有关的段落——第2、3、4段

答案解析:(1)第二段作者诞生在沙土上。
(2)第三段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跟沙漠有血缘关系,向往沙漠。
(3)第四段,作者踏上了沙漠,现在梦想成真。

答案:(1)作者诞生在沙土上,他认为大沙漠是绵绵土的发样地。

(2)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大沙漠再现了他失落多年的”梦境“。

3.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标记性语言“什么样”——确定本题为层次的阅读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作者对“绵绵土”和“大沙漠”寄托的情感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全文中对“绵绵土”和“大沙漠”寄托情感的段落——第13、14段

答案解析:(1)第13段,“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



(2)第14段有三层含义,“孩子们多半不会再降生在绵绵土上了。
我祝福他们”;“半个世纪前的事,它是一个远古的梦”;“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
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

综合两段的内容,答案为:(1)对绵绵土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古老习俗的怀念。
(2)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3)讲述了生命与母体、人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联系,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二、语意阅读法

(一)语意阅读的方法与步骤

语意阅读的解答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文中寻找答案,一种是自己分析。
当题干有“根据文意”、“结合文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等语言标志时,即转为层次的阅读,就是在文中寻找答案,其具体解题方式与层次的阅读相同。
当题干有“理解”“看法”“含义”“意思”等语言标志,需要根据本段的内容,自己分析,得出答案。
这种分析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字面意思的诠释。
第二,字后意思的理解,即作者的创作意图、目的或思想情感的理解。

(二)语意阅读的语言标志

“含义”、“意思”、“理解”、“看法”、“是什么”等

(三)例题精析

例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绝唱

严阵

1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清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
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
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2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3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似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4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5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6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7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8那是一个10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吸引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
它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就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
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9“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
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
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高尚的凄美。

10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
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史凄风苦雨的绝唱。

11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叶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12世间如此,人生如此。
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
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文章题目为“绝唱”,请根据文意,理解“绝唱”的含义。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从语言标志看,有“含义”二字,初步确定是语意的阅读。
但从题干“根据文意”这个语言标志来看,确定本题为语意转为层次的阅读了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绝唱”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全文与“绝唱”有关的段落——第9段、第10段

答案解析:第9段(1)“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
(2)“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高尚的凄美”。
第10段(3)“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
(4)“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史凄风苦雨的绝唱”。

答案:满塘残荷是一池碧绿、艳红的最高升华,是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高尚凄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是被摧毁的历史的见证,已成为无法摧毁的象征;现实的残荷与历史的残缺相互映照,构成了残缺、独特的美。


三、结构阅读法

(一)结构阅读的方法与步骤

结构的阅读主要是看选取对象在文中的位置,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相同。
一般来说,它分三种情况:

1、在文章的开头(包括标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引出下文……(要具体回答);(2)引起阅读的兴趣;(3)为下文……做铺垫.

2、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1)过渡作用(承上启下,要具体回答);(2)有时也可作线索作用。

3、在文章的结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总结全文,深化主题;(2)照应开头(标题),首尾呼应;(3)点明题旨,揭示中心(要具体回答)



(二)结构阅读的语言标志

“作用”、“为什么”等

(三)例题精析

例题一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8—21题。

冬日香山

①要不是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②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
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
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
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说,是红叶的世界。
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
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
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
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
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
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
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
连路面的巨石也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
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放,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上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
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
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
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
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
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
我徘徊于树下又斜椅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
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
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新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
与松作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
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
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做一些铺垫。
你看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囊草败枝,你看它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
它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
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⑤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雾茫茫,亭台隐隐,脚下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
好一幅天然焦墨水图。
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
你看这山,它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
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
山路寂寂,闻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
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他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
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取材于梁衡文集《觅渡》)

1.联系全文,体会文章第①段谈谈“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一句表达的意思和作用。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语言标志:“意义”和“作用”——确定本题为语意与结构综合的阅读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第1段,文章的开头

答案解析:

从含义的阅读来看的,这句话的表层含义:作者恰好在冬日来到香山,知道了香山性格的另外一面,从“恰”“哪能”看出作者发现了香山另一面性格时的惊喜之情。

从结构的阅读来看,这句话位于开篇,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具体包括后文作者对冬日香山的另一面的具体描写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答案:表现了作者在冬日意外发现香山另一面性格的惊喜。
引领出文章对冬日香山让作者极其惊喜的“意外”“发现”(或香山另一面)的叙述和思考。

2、统观全文,简析文章结束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的作用。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语言标志:“作用”——确定本题为结构的阅读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最后一段,文章的结尾

答案解析:

这句话位于文章的结尾,有照应前文,点明题旨,揭示中心的作用,即承接作者对香山性格的另一面的叙写与感叹,再次点明冬日香山清静,有骨气的本质,使读者对冬日香山的另一面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答案:这句话是作者在感悟到香山的另一面后发出的由衷感叹,再度点明了冬日香山清静、骨气的本质,与前文呼应,使读者对冬日香山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现代文题干阅读法

现代文阅读,一直是困扰学生的一道难题,也是制约学生拿不了高分的一个瓶颈,同是也是许多教师深感棘手的大问题。
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个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问题。
我并不否定这种说法,但我们通过对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几百道现代文阅读题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现代文阅读只考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层次的阅读、语意的阅读、结构的阅读、手法的阅读。

于是,我提出了“现代文题干阅读法”的概念。

何为“题干阅读法”?所谓“题干阅读法”就是对文章的试题(题干)进行研究,从而找到或确定答题思路的方法,叫“题干阅读法”。
也就是说,在阅读文章前,先阅读研究试题,从而确定答题的思路,再依据试题设问的对象,去寻找答题的区域,然后有针对性的去阅读,去答题。

现以06年全国高考卷《绵绵土》为例,介绍《现代文题干阅读法》之“层次阅读法”。

一.层次阅读法

(一)层次阅读的方法与步骤

层次阅读分叙写对象的层次或议论抒情的层次。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

(二)层次阅读的语言标志

“哪些”,“怎样”、“原因”、“为什么”、“分条说明”、“具体说明”等

(三)例题精析

例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绵绵土牛汉

1那是个不见落日和霞光的灰色的黄昏。
天地灰得纯净,再没有别的颜色。

2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了多年的一个梦境。
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
人们准不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
我的第一首诗就是献给从没有看见过的沙漠。

3年轻时,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不要以为沙漠是苍茫而干涩的,年轻的梦都是甜的。
由于我家族的历史与故乡走西口的人们有说不完的故事,我的心灵从小就像有着血缘关系似的向往沙漠,我觉得沙漠是世界上最悲壮最不可驯服的野地方。
它空旷得没有边沿,而我向往这种陌生的境界。

4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无边无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
没有模仿谁,我情不自禁地五体投地,伏在热的沙漠上。
我汗湿的前额和手心,沾了一层细细的闪光的沙。

5半个世纪以前,地处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乡,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的炕上。
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
“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辞典里查不到,即使查到也不是我说的意思。
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辈辈的先人从没有解释过,甚至想都没有想过。
它是圣洁的领域,谁也不敢亵渎。
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神话。
我的祖先们或许在想:人,不生在土里沙里,还能生在哪里?就像谷子是从土地里长出来一样的不可怀疑。

6因此,我从母体降落到人间的那一瞬间,首先接触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热炕上焙得暖呼呼的。
我的润湿的小小的身躯因沾满金黄的沙土而闪着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
接生我的仙园姑姑那双大而灵巧的手用绵绵土把我抚摸得干干净净,还凑到鼻子边闻了又闻,“只有土能洗掉血气,”她常常说这句话。

7我们那里的老人们都说,人间是冷的,出世的婴儿当然要哭闹,但一经触到了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的绵绵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体里安生地睡去一般。
我相信,老人们这些诗一样美好的话,并没有什么神秘。

8我长到五六岁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厮混。
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边,小声说:“限你两天扫一罐绵绵土回来!
”“做什么用?”我真的不明白。

9“这事不该你问。
”祖母的眼神和声音异常庄严,就像除夕夜里迎神时那种虔诚的神情,“可不能扫粗的脏的,”她叮咛我一定要扫聚在窗棂上的绵绵土,“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别处的不要。

10我当然晓得,连麻雀都知道用窗棂上的绵绵土朴楞楞地清理它们的羽毛。

11两三天之后我母亲生下了我的四弟。
我看到他赤裸的身躯,红润润的,是绵绵土擦洗成那么红的。
他的奶名就叫“红汉”。

12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
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
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

13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

14我相信故乡现在还有绵绵土,但孩子们多半不会再降生在绵绵土上了。
我祝福他们。
我写的是半个世纪前的事,它是一个远古的梦。
但是我这个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
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

1988年10月

1、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标记性语言“哪些”——确定本题为“层次”的阅读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绵绵土”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与“绵绵土”有关的段落——5-11段

答案解析:5-12段共四层:(1)第5段,“极细柔的沙土”。
(2)第6段,“金黄的”“闪着晶亮的光芒”。
(3)第7段,“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
(4)第8-12段“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

答案:细柔,温暖,金黄色(闪亮),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净土或圣洁)。

2.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标记性语言“为什么”——确定本题为层次的阅读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作者对“大沙漠”的“重逢的狂喜”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全文中与描写“作者与大沙漠的情感”有关的段落——第2、3、4段

答案解析:(1)第二段作者诞生在沙土上。
(2)第三段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跟沙漠有血缘关系,向往沙漠。
(3)第四段,作者踏上了沙漠,现在梦想成真。

答案:(1)作者诞生在沙土上,他认为大沙漠是绵绵土的发样地。

(2)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大沙漠再现了他失落多年的”梦境“。

3.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标记性语言“什么样”——确定本题为层次的阅读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作者对“绵绵土”和“大沙漠”寄托的情感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全文中对“绵绵土”和“大沙漠”寄托情感的段落——第13、14段

答案解析:(1)第13段,“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



(2)第14段有三层含义,“孩子们多半不会再降生在绵绵土上了。
我祝福他们”;“半个世纪前的事,它是一个远古的梦”;“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
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

综合两段的内容,答案为:(1)对绵绵土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古老习俗的怀念。
(2)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3)讲述了生命与母体、人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联系,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二、语意阅读法

(一)语意阅读的方法与步骤

语意阅读的解答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文中寻找答案,一种是自己分析。
当题干有“根据文意”、“结合文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等语言标志时,即转为层次的阅读,就是在文中寻找答案,其具体解题方式与层次的阅读相同。
当题干有“理解”“看法”“含义”“意思”等语言标志,需要根据本段的内容,自己分析,得出答案。
这种分析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字面意思的诠释。
第二,字后意思的理解,即作者的创作意图、目的或思想情感的理解。

(二)语意阅读的语言标志

“含义”、“意思”、“理解”、“看法”、“是什么”等

(三)例题精析

例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绝唱

严阵

1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清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
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
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2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3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似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4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5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6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7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8那是一个10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吸引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
它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就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
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9“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
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
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高尚的凄美。

10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
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史凄风苦雨的绝唱。

11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叶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12世间如此,人生如此。
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
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文章题目为“绝唱”,请根据文意,理解“绝唱”的含义。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从语言标志看,有“含义”二字,初步确定是语意的阅读。
但从题干“根据文意”这个语言标志来看,确定本题为语意转为层次的阅读了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绝唱”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全文与“绝唱”有关的段落——第9段、第10段

答案解析:第9段(1)“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
(2)“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高尚的凄美”。
第10段(3)“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
(4)“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史凄风苦雨的绝唱”。

答案:满塘残荷是一池碧绿、艳红的最高升华,是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高尚凄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是被摧毁的历史的见证,已成为无法摧毁的象征;现实的残荷与历史的残缺相互映照,构成了残缺、独特的美。


三、结构阅读法

(一)结构阅读的方法与步骤

结构的阅读主要是看选取对象在文中的位置,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相同。
一般来说,它分三种情况:

1、在文章的开头(包括标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引出下文……(要具体回答);(2)引起阅读的兴趣;(3)为下文……做铺垫.

2、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1)过渡作用(承上启下,要具体回答);(2)有时也可作线索作用。

3、在文章的结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总结全文,深化主题;(2)照应开头(标题),首尾呼应;(3)点明题旨,揭示中心(要具体回答)



(二)结构阅读的语言标志

“作用”、“为什么”等

(三)例题精析

例题一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8—21题。

冬日香山

①要不是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②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
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
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
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说,是红叶的世界。
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
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
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
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
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
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
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
连路面的巨石也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
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放,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上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
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
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
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
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
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
我徘徊于树下又斜椅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
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
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新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
与松作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
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
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做一些铺垫。
你看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囊草败枝,你看它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
它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
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⑤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雾茫茫,亭台隐隐,脚下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
好一幅天然焦墨水图。
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
你看这山,它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
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
山路寂寂,闻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
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他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
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取材于梁衡文集《觅渡》)

1.联系全文,体会文章第①段谈谈“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一句表达的意思和作用。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语言标志:“意义”和“作用”——确定本题为语意与结构综合的阅读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第1段,文章的开头

答案解析:

从含义的阅读来看的,这句话的表层含义:作者恰好在冬日来到香山,知道了香山性格的另外一面,从“恰”“哪能”看出作者发现了香山另一面性格时的惊喜之情。

从结构的阅读来看,这句话位于开篇,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具体包括后文作者对冬日香山的另一面的具体描写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答案:表现了作者在冬日意外发现香山另一面性格的惊喜。
引领出文章对冬日香山让作者极其惊喜的“意外”“发现”(或香山另一面)的叙述和思考。

2、统观全文,简析文章结束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的作用。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语言标志:“作用”——确定本题为结构的阅读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最后一段,文章的结尾

答案解析:

这句话位于文章的结尾,有照应前文,点明题旨,揭示中心的作用,即承接作者对香山性格的另一面的叙写与感叹,再次点明冬日香山清静,有骨气的本质,使读者对冬日香山的另一面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答案:这句话是作者在感悟到香山的另一面后发出的由衷感叹,再度点明了冬日香山清静、骨气的本质,与前文呼应,使读者对冬日香山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889993456.com/orGP2JecADkv.html

相关推荐